时刻把握!2023年企业内控管理得这么干

最近,一则消息在财务圈引起不小的讨论。

国内某知名饮品品牌的老板在无意间发现,去年公司每月仅快递的支出就高达近80万,责令细查后,居然还发现20笔名目为同城合同即送,但单笔快递费高达近200元的支出。

年初,各行业企业均表示降本增效依然是公司的重要战略之一。而费用支出看似是“企业小钱”,却积沙成塔,分分钟造成了大浪费。那么,2023年内控合规可以怎么做?从预算执行、报销合规到行为分析,记住一句话,与其事后发作,不如时刻把握

01

规则「事前」落地

合规监察时刻把握 

其实这类内控合规的事儿,哪家没有糊涂账?内控管理总被理解为是“老板拍板”。这是由于从规则制定、下发、执行全流程普遍是“黑匣子”式的,财务没有抓手,没有具体的数据参考,预算、规则的编订也只能是延续或参考别的公司调整。

预算没超并不代表差标没超。假如2人出差去上海半个月,差旅费预算是10000元,回来报销9900元,总预算在范围内,但酒店上海住宿的标准是550元/晚,两人选了650元/晚,且还是单住,这也是超标。在没有设置不同部门、不同职位等级和是否双人同住的情况下,如果按平均每次住宿浪费200元,一家中型企业至少每年多花费2百万在酒店上。

 

如果从机票、酒店、车费、餐费,每笔都得财务来审批,根本忙不过来。因此能把每一个细致入微的规则嵌入在每笔消费前,在一个平台落实所有因公消费场景的规则,排查合规问题不再事后诸葛亮,自然省心又省时。

 

02

预算「精细」管控

业务行为时刻把握

通过预算提前规划成本,本身是企业常规动作。但之前预算超支的定义是粗线条的,比如只要月度或季度的预算在合理范围内就好。

费用类预算管理不应该只看效率或效果的提升,更重要的其实是过程指标的不断达成。因为预算管理的本质是管理计划与实际支出间的关系。

可对于很多企业来说,员工费用支付的方式日趋多样,且均由不同系统管理,这些系统也并未打通,导致企业的费用支出流程不透明、数据相互割裂。而财务仅通过事后费控的这一传统模式,却往往推着企业走向“预算超支”的陷阱中。

相比于以往的粗颗粒度的预算管理, 企业更需要通过一个平台实现从预算编制、预算执行到预算监控的严格落地。比如,预算编制,管理员可对预算周期(月、季、半年、年等)、对象(部门、项目、个人、等)、预算转结和预算拆解方式进行预算建模,通过专项、专人等自定义维度建模,实现精细化的预算编制。

 

以某大型消费企业公司为例,通过分贝通进行全场景的预算规则配置,精细到飞机、火车票等商旅消费、月度餐补、打车补贴等补助福利、备用金借款、对公付款、报销等预算,并通过对比上月度/年度,以及市场价格趋势进行预算预判。如今,该企业在费用类的成本至少节约20%,也因为高效率的消费支出大大提升了人效。

03

数据「实时」分析

优化建议时刻把握

很多时候,我们总认为CFO最钟爱各种数据报表,其实他们需要的是将零散、有效数据完整归集后得到分析、得出辅助决策的结论。而这都100%依托数据的力量。

而当前大部分企业还是从尾到头的模式,即零散的费用数据通过员工事后报销获得,是一个非常零散化的状态,同时支出款去向难溯源,难以拿到一手数据,数据的赋能作用也没有那么强。

全面开放后,多数企业可能会面对至少30%-50%的差旅支出增长。面对可预见的增长,企业更要利用好窗口期,指定合理的费用支出管理规则和流程,并通过连接属性强,更加一体化的系统工具帮助目的达成,而这一定要做到真正需求到来之前。

比如通过一体化软件工具,实现全面数据沉淀,可以得到用退改比率分析退改动作损失,找出重点部门和根本原因,找到行为原点,优化行为;根据消费习惯和对企业节省做排名,扬长避短,奖罚分明,还可以做损益分析;根据预定比率和票价折扣分析,找出合理的提前预定期间策略,优化控制等等。

 

 

很多企业在做内部管理的时候,本身天然很多流程就是相通的,这个流程实际上就是一体化的过程,即尽可能的在一套软件里面实现完整链路的流程的跑通和对应数据的沉淀和打通。因此,企业能够实现只要买一个产品就能实现数据集成和更好的实现内部管理上提效的目的

分贝通作为数字化的企业费用管理工具,打通了商务消费场景侧的能力,把员工的消费跟费用管理进行了一体化的整合,所以员工的各种场景的每一笔消费发生的时候,企业的财务管理者都可以在后台看到动态的在线数据分析的报表。原来一些不在视线范围内的东西就会搬到财务的视线范围内。

今年在降本增效的背景下,不少企业都在通过分贝通寻找答案。分贝通作为一家专门做费用管理的公司,能通过沉淀下整体的数据,并给到企业一些更好的建议,以及帮助企业直接沉淀的数据,直接找出可以节省的空间。

一体化企业支出管理方式带来的降本增效,分贝通等你来体验。